近年来,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,高质量、个性化消费的需求不断涌现。为适应市场需求,惠州以商贸综合体、专业街区和特色消费集聚区等载体,持续推动消费提质升级。
今天上午,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、市商务局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做客惠州电台《行风热线面对面》节目介绍,惠州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多点开花,着力扩大内需,推动消费持续回升。
惠州启动新一轮商业网点规划编制
我市拥有港惠、华贸天地、金山湖中心、佳兆业、丽日、吾悦广场、永旺购物中心、博罗天虹等多个商圈。截至目前,这些大型商业综合体共引进各类惠州首店100余家,形成规模效应、品牌效应,进一步提升了我市消费等级和品质。今年底,总投资约20亿元的港惠购物中心三期将正式开业,有望吸引一批品牌首店入驻,满足消费者各种消费需求。
市商务局副局长郑展基介绍,为引导商圈规范有序发展,我市近期启动新一轮商业网点规划编制,依据我市商业网点空间布局、商圈发展趋势、消费业态特点,制定规划指引商业消费发展新路径。
惠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郑展基:
以惠城区为例,主要针对江北 CBD 总部商圈、金山新城高端商圈、演达花边岭综合商圈、环西湖文旅休闲娱乐商圈进行品质提升,丰富商圈内涵,整合相关优质资源,继续做大做强四大商圈;同时全力打造惠州北站商贸物流商圈和东江湾产业新城商圈,丰富惠城区商圈业态。通过差异化的发展理念,进而推动惠城区商圈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制定扩内需促消费具体措施
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3.2%。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。近年来,我市积极实施扩内需措施,出台了进一步支持服务业领域19条促消费和助企纾困措施。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黄海涛透露,目前,我市正在制定扩内需促消费具体措施,进一步激活消费动能。
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黄海涛:
我市还围绕促进消费、优化投资、城乡协调发展、提高供给质量、健全市场和流通体系、深化改革开放、推动共同富裕、提升安全保障等8个方面,正在研究制定扩内需促消费的具体措施,持续畅通经济循环,释放消费潜力,促进消费市场持续向好。
集中开展滨海旅游常态化专项整治
近期,我市还将推出餐饮消费、秋日暖居、欢乐跨年等特色场景,以“消费政策+消费活动”的模式加快促进消费潜力释放,带动我市家装、家居、家电、汽车、综合零售等各行业消费回暖提升。旅游是激活消费需求的重要纽带。节目中,有听众反映,感觉现在惠州海滩没有那么干净,停车也不方便,担心影响惠州滨海旅游业发展。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四级调研员谢斌辉回应称,今年以来,全市集中开展滨海旅游常态化专项整治,全力解决停车难、卫生差等问题。
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四级调研员谢斌辉:
市加快滨海区域停车场建设,探索建立稔平半岛智慧停车管理平台,提升停车智慧化水平。通过增加临时停车资源,开放相关场地作为临时停车场等措施,缓解停车难问题。在环境卫生方面,规范公共沙滩管理,完善配套厕所、淋浴、垃圾回收等公共卫生设施。宾馆酒店、民宿、餐饮等门前实行“五包”,强化垃圾及时清理机制,保持沙滩环境清洁。
集中开展滨海旅游常态化专项整治
针对消费者重点关注的海鲜市场计量“短斤缺两”问题,市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强滨海旅游计量监管,严处“短斤缺两”行为,同时加强价格监管,严处价格欺诈。
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政振介绍,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近日上线,公开处理消费者投诉的相关政府信息,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,让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。
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政振:
公众可以查询特定商家投诉情况、掌握投诉热点、浏览本地最新投诉等。通过一个平台集中公示各地消费者对各类经营者的投诉,可以有效减少消费市场信息不对称,更好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,发挥公众监督、信用约束和提示预警作用,促进消费纠纷源头治理,全面推进消费维权社会共治,提升消费环境透明度、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。
【来源】惠州电台融媒编辑部综合整理